手机厂商必须为信息安全买单

  当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常规安全越发的可控之时,信息安全已上升为威胁人类安全的新名词。也许信息安全还不至于让大部分人遭受生命安全,但信息安全所带来的财产、隐私及潜在生命安全却是无法估量的。

  来自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报告称,当前网络犯罪在深化全球信息安全危机的同时,每年给全球带来高达44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相对而言,每年全球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仅有2000亿美元。

  而在中国,来自互联网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民在网上的损失约为1491.5亿元,54.8%的网民损失在100元以内,约有13.4%的网民损失在600元以上。其中,手机用户风险远高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用户。

  不得不说,从斯诺登到好莱坞众多女星艳照外漏再到超级病毒“××神器”,充分说明,手机这一伟大发明在创造无限可能的同时,也成为威胁整个社会发展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

  截至2014年8月,国内智能手机用户占比达到66%,三分之二的手机用户已完成了智能化升级;通过手机上网网民比例达到83.4%,手机首次超越PC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诸如个人隐私安全、个人信息安全及个人财产安全等问题更加突出。

  据360手机安全中心发布报告显示,2014年一季度,360手机安全中心共截获Android新增恶意程序样本21.53万个,同比增长116%。此外,360在一季度共监测Android用户感染恶意程序3791万人次,共拦截垃圾短信208.8亿条,用户举报各类垃圾短信6130万条。

  如果用户使用的智能手机遭遇上述恶意程序的攻击和侵入,就可能导致通话内容外泄、敏感数据外泄、摆渡攻击窃密、暴露所在位置、录音拍照泄密等严重后果。

  例如通话是手机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手机被安装窃密硬件或软件,均可导致通话内容外泄。据新闻报道,希腊政府在数年前曾爆出一起手机窃听丑闻,包括总理在内的100多名政府高官,其手机被非法窃听长达一年之久。其原因,就是他们所使用的手机中被植入了一款名为“休眠者”的窃听软件。

  至于敏感数据外泄。用户知道,智能手机拥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可以存储海量数据,如通信录、短信、银行密码、涉密文件等,都是窃密者觊觎的重要目标。有一种名为“X卧底”的手机窃密软件,一旦在目标手机中安装后,能够下载电话本、通话记录,随时调阅短信内容,还能通过特定的电话号码实现远程监听,具有很大危害。

  看到这些报告和后果,不知业内和用户作何感想?当我们的手机厂商在比拼硬件、配置和秀各种眼花缭乱的应用时,安全已经成为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最大的隐患。

  中兴通讯终端CEO曾学忠最近在自己的一篇微信文章《马拉松、雾霾和手机安全》一文中写到:无论手机如何创新,都必须符合人性的基本需求。而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上,就是“安全需求”。但在目前的智能手机市场中,作为基础需求的“安全”反而被多数人忽视。

  不可否认的是,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自由翱翔时,信息安全被完全忽视!这就要求,手机厂商必须担负起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的重任。

  但事实是,多数手机厂商在手机安全方面并未上心,只要Google或者百度一下安全手机或者手机安全,我们很难找到手机厂商们在安全上有什么举措,尽管有些手机厂商之前也以安全为卖点推出过所谓的安全手机,但这些智能手机安全仅在应用层面为智能手机提供保护,因此遇到利用系统底层漏洞与后门的木马病毒等恶意应用往往就无能为力,所以很快就成为浮云。

  其实,手机安全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整个产业链都在谈论这个问题,不过,手机厂商才是最重要、最具优势的安全方案提供方。软件厂商提升安全产品功能、把功能做细、做扎实,可是这些基于用户层面的内容显然不够。手机厂商在安全方面的价值就是在于具备硬实力与互联网软实力相融合的能力,进行安全模式的整合,这是手机安全最大的机会和发展方向。

  在最近的一次沟通会上,曾学忠再次提出中兴手机打造的“十防”安全手机的理念,即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手机安全必须具有防窃听、防泄密、防跟踪、防盗、防吸费、防诈骗、防病毒、防骚扰、防流氓、防卡慢等十项功能,才能全面保护用户信息安安全。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整个手机安全的完善,仅仅依靠某个终端厂商的努力和作为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智能终端产业链联动,尤其是芯片厂商、操作系统厂商、电信运营商、应用厂商等之间通力合作,构建手机安全产业链,才能更好地打造可靠的安全终端消费环境。就如曾学忠所言,信息安全如同雾霾,是全球性难题,需要友商及产业链各方的协同,更需要像跑马拉松一样,做好长跑的准备。即作为相关厂商需要在安全方面持续关注及投入才行。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信息安全危害不是一日形成,那么要彻底根除这些安全隐患也是如此。

  尽管挑战重重,但我们仍欣喜地看到,中兴、酷派、华为、联想等主流手机厂商及OOne、VEB等新兴手机厂商均推出了主打安全牌的安全手机。相信,随着业内对于手机信息安全的重视及正确安全理念的付诸于实践,一个安全的移动互联网世界必将给消费者更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智能无惧挑战 山石网科轰动RSA2015

下一篇:郭启全:互联网信息安全立法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