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网络的人”

  “谷歌让人变笨了吗?”2008年,学者卡尔(N.Carr)在颇有影响的《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引起广泛关注。互联网进入人类的生活已经超过25年。它对人的大脑认知系统的影响仍然是一个谜。

  好消息是,“谷歌”并没有让人变笨。伦敦大学的脑科学家米尔斯(K.Mills)研究显示,没有科学证据显示互联网使用会改变大脑物质。不过,相关的研究也表明,人们的认知习惯和行为方式确实受到互联网的影响。简单地说,新一代网络人有着显然不同的社会性格。

  就像19世纪的管理者要研究“经济的人”,20世纪的管理者必须研究“组织的人”的社会性格,才能有效管理。面对网络的一代,21世纪的社会管理者要认识到“网络的人”有着下面的社会性格新特征:

  上线才算存在,下线心理恐慌。“无线网络”被更新为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比生理存在更基本的心理需要。这个搞笑的段子却有真实的佐证。在我的访谈中,管理者反映,对一线生产员工的“手机使用”管理成为他们最新的挑战。

  美妙甚于真实,虚拟同样可信。网络影响人的认知能力,人们对“美好”的偏好超过对“真实”的追求。在“谷歌让人变笨了吗?”的文章中,卡尔(N.

  Carr)说明网络使用确实影响现代人的思维和行为能力。皮尤(PEW)研究中心访谈的大部分专家并不同意卡尔的负面结论。但是,对网络模糊了虚拟和真实的边界,大家却都有共识。

  生活故事化,社会场景化。故事更容易理解,抽象的道理太消耗心神。社交媒体用段子把“大脑趋趣”的习性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利用这个趋势,商家则按“首映式”的格调把营销变成表演,体验变成弹幕。法国社会批判学者德波(Guy

  Simmel)可以算是第一位阐明“加速度生活”的社会学家。在《金钱的哲学》中,齐美尔说明资本对倍数成长的需求。它影响社会对加速度的崇拜,并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感。今天,信息通讯技术更强化了“倍增速度”的合法性。通过颠覆模式,“倍速崇拜”进入人们的脑细胞。可是,头脑的思考速度赶不上技术的变化。为了适应,人们开始从网络大V那儿接受打包封装好的思维概念。段子化的“逻辑”思维被下载,并成为日常话语和沟通词句。至于思维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鲜有人去质询。

  让第一印象成为终极印象。《瞬间》(Blink)的作者格拉德威尔(M.Gladwell)解释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中的重要性。虚拟网络技术和社交媒体手段则把“第一印象”推向“终极印象”的极致。例如,微信头像的锥子脸可以一直更新而不变。“经济的人”注重效率,“组织的人”强调归属感,“网络的人”更希望保持美好的第一印象。

  2013年的科幻电影 《她》(Her)获得5项奥斯卡提名,并获“原创剧本奖”。电影中的主人公先着迷于网络电脑助手性感的声音,后又为声音中体现的关怀而感动,直至深深地爱上他的网络电脑助手。对于他,她远远不止是一个虚拟的存在。虚拟甚至比真实更加美好。“她”的现象已经超越电影,进入现实。例如,许多日本青年迷恋网络电子情人而不愿意结婚生子。它已经开始影响日本的劳动力供给预期。在中国,网络的一代已经成为各项社会活动的主力军。相比之下,“网络的一代”不再有稳定的归属感,也缺乏长久的忠诚度。对这一代,社会管理者要学习成为思绪捕手,抓住心理线索片段,用故事和场景把线上的热情转化为线下的生产力。不要忘记,他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属于他们。

 

上一篇:智能无惧挑战 山石网科轰动RSA2015

下一篇:谷歌对旧版安卓漏洞甩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