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不拘一格降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领域也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当然,唯有一样东西,似乎并没有多少变化,那就是密码。在海量数据的信息时代,尤其是经过棱镜门事件之后,公众及政府机构对于隐私安全的重视超出以往,但是笔者以为网络安全领域尚处在“旧时代”,没有跟上快节奏的科技步伐。

  不拘一格的解锁方式

  以登录密码为例,十年前的网络注册登录界面和今天相比,除了界面风格稍有不同,大体注册流程和密码手续几乎是如出一辙:起一个网名,重复输入一个大概8到16位数字的密码,或许在加上一个邮箱验证,这样就OK了。

  笔者以为,与其费心记忆密码,不如是时候发展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目前业内已经展开了很多积极的尝试,有很多启发性的做法值得参考:

  1.指纹识别

  指纹由于具有个体差异性及稳定性,早在中国古代便用于身份确认,当时人们以指纹或手印画押。在西方,1890年代以后警察逐渐将指纹作为辨认罪犯的方法之一。1960年代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美国联邦调查局和法国巴黎警察局等开始研究电脑指纹识别技术。1990年代用于个人身份鉴别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开发完成并推广应用。但是一直以来,指纹识别在生活中应用甚少,仅主要应用于门禁打卡银行支付等环节。

  笔者由此突发奇想,指纹识别如此方便,在互联网上应用岂不是如有神助?况且基于人类指纹的特殊性质,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互联网应用只要硬件得到支持,连网名都不用输入,直接押指纹即可登录,而且完全不担心密码失窃的问题。当然此项技术最大的难点在于硬件的支持。事实上,Win7时代已经有了指纹识别软件,只要在计算机上安装指纹识别驱动软件,就可以实现。

  2.声纹识别

  人类语言的产生是人体语言中枢与发音器官之间一个复杂的生理物理过程,人在讲话时使用的发声器官–舌、牙齿、喉头、肺、鼻腔在尺寸和形态方面每个人的差异很大,所以任何两个人的声纹图谱都有差异。每个人的语音声学特征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变异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仍能区别不同的人的声音或判断是否是同一人的声音。

  和指纹识别一样,声纹识别具有极大的便利性。近几年来,声纹识别技术发展迅速,也响应了对安全领域日益加剧的市场需求。它通过对说话者语音和数据库中登记的声纹作比较,对用户进行身份校验和鉴别,从而确定该说话人是否为本人或是否为集群中的哪个人。就像现今流行的语音软件,如Google Now一样,这项技术并不太适合公众场合。有些人担心这项技术的成熟性,其实在家中应用范围很大,使用者可以以说出密码的形式进行登录,只有密码和声纹都符合才能登录成功,在这样的状况下,别人即使知道密码,也很难破解。

  3.面部识别

  面部识别使用通用的摄像机作为识别信息获取装置。以非接触的方式获取识别对象的面部图像,计算机系统在获取图像后与数据库图像进行比对后完成识别过程。面部识别是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方式 ,与指纹识别等传统的识别方式相比,具有实时、准确、高精度、易于使用、稳定性高、难仿冒、性价比高和非侵扰等特性,较容易被用户接受。

  相对于前面两项技术,面部识别在生活中应用更广,例如手机、笔记本的登录都已经应用了这项技术。目前识别度尚有欠缺,好在现在前置摄像头像素越来越清楚,面部的成本优势也会越来越大。笔者以为,这项技术虽然发展空间大,并且技术较为成熟,但是最不利的一点是网络用户用自己的相貌登录网站,会担心自己的隐私泄露问题。对双胞胎进行面部识别也势必需要技术上更进一步。

 

上一篇:安卓防火墙 PS DroidWall

下一篇:面对技术漏洞 少些“墨染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