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虎360、百度对薄公堂 案件宣判仍难辨真伪

  百度与360公司爬虫机器人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又被称为Robots协议案,是中国搜索领域爬虫机器人竞争第一案。该案于2014年8月7日宣判,然而宣判当日,我们却在网上看到两种不一样的声音,这样的声音也让记者一头雾水。

  其中百度方面宣称:奇虎360公司在该案件中需赔偿百度70万,而奇虎360方面坚持最终审判结果是“最终判定360搜索可抓取百度内容”,只字未提赔偿条款以及胜利与否。最终通过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官方微博,记者也看到一行耐人寻味的“结案陈词":我院认为,被告奇虎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应赔偿原告百度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70万元,同时驳回百度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在官司有结论时,有关注结果的(360陪70万),有关注细节的(法院允许360的行为),还有关注其他事情的,但无论你关注什么,事实是:百度说360公司非法竞争,并赢得了官司的胜利;360公司不谈官司胜败,只说法院允许其抓取百度内容,象征着突破百度“Robots协议”壁垒,有用户言称这才是里程碑。而且,在没有看到法院判决全文前,专家和媒体的声音都可以不用看!(一位名叫张爱武的律师所言)

  以下为事件过程中,来自双方不同的观点以及各媒体的报道:

  这是由微信订阅号“互联网安全那点事”中的内容,文章明确指出“法院判定360搜索可抓取百度内容”。

  与此同时,微博上华强北的官方微博转载的内容,其中附了一张法院判决书的电子扫描版

  这是360搜索的官方微博转载的一条来自“正义网”的文章,原文如下:法院判定360搜索可抓取百度内容:自由竞争的胜利

  另一方面,百度表示“百度诉360违反爬虫协议案宣判:360赔偿70万”,并组织专题对此事进行详细阐述

  而这个声音也在其他媒体中广泛蔓延,其中网易科技和新华网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这样一场官司,两种声音,两种结果,孰是孰非?难辨真伪!

  Robots协议(也称为爬虫协议、机器人协议等)的全称是“网络爬虫排除标准”(Robots Exclusion Protocol),网站通过Robots协议告诉搜索引擎哪些页面可以抓取,哪些页面不能抓取。影响

  Robots协议是网站出于安全和隐私考虑,防止搜索引擎抓取敏感信息而设置的。搜索引擎的原理是通过一种爬虫spider程序,自动搜集互联网上的网页并获取相关信息。而鉴于网络安全与隐私的考虑,每个网站都会设置自己的Robots协议,来明示搜索引擎,哪些内容是愿意和允许被搜索引擎收录的,哪些则不允许。搜索引擎则会按照Robots协议给予的权限进行抓取。

  Robots协议代表了一种契约精神,互联网企业只有遵守这一规则,才能保证网站及用户的隐私数据不被侵犯。违背Robots协议将带来巨大安全隐忧——此前,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国内某公司员工郭某给别人发了封求职的电子邮件,该Email存储在某邮件服务公司的服务器上。因为该网站没有设置robots协议,导致该Email被搜索引擎抓取并被网民搜索到,为郭某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如今,在中国国内互联网行业,正规的大型企业也都将Robots协议当做一项行业标准,国内使用Robots协议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淘宝网拒绝百度搜索、京东拒绝一淘搜索。不过,绝大多数中小网站都需要依靠搜索引擎来增加流量,因此通常并不排斥搜索引擎,也很少使用Robots协议。

  北京市汉卓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赵虎表示,Robots协议是维护互联网世界隐私安全的重要规则。如果这种规则被破坏,对整个行业就是灭顶之灾。

 

上一篇:智能无惧挑战 山石网科轰动RSA2015

下一篇:网络犯罪为何如此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