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疫情之下,社交隔离、旅行限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变化,社会生产也受到极大影响,而互联网及IT技术的应用则在全民抗“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将对正处
埃森哲最新版《网络调查、取证和响应(CIFR)报告》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2021年上半年全球网络入侵活动量增长了125%。
勒索软件eCh0raix早在2019年以来就一直活跃,并以攻击NAS产品而著称。当时安全公司Intezer和Anomali的专家就发现了针对网络附加存储(NAS)设备的勒索软件样本。
近日,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零信任作为供应商推动的无边界安全策略,已经在企业中逐渐流行起来。
7月30日,在英国标准协会(简称BSI)第四届万物互联、智慧高峰论坛上,小米智能摄像机获得了消费级物联网安全风筝标志认证、米家APP获得了移动应用安全风筝标志认证。米家物联网平台已经获得ISO/IEC 27001信息安全
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让远程办公和视频会议成了常态,同时也放大了企业的被攻击面,其中包括一些新颖的、鲜为人知的攻击方法。
超过一半的网络流量由自动化bot组成。这说明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机器人正在对企业造成高达数百万美元的损失伤害。
日前,渗透测试工具Cobalt Strike爆出一个有趣的漏洞,由于该漏洞的补丁仅发送给正版用户,因此对那些使用该工具的盗版用户,包括数量庞大的僵尸网络系统,将会因为未能及时修复漏洞而面临被“攻击”的威胁。
近日,来自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实验,他们成功利用人工智能和相关API来制作令人信服的鱼叉式网络钓鱼电子邮件,而无需人工干预,该实验可验证攻击者未来可能采取的攻击策略。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已经2021年4月27日国务院第13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