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佛系开源许可协议使用避坑指南

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 郑国忠、王雪珊

开源软件的世界里,许可证(License)就像是一张通行证,决定了代码的使用、分发和衍生方式。对于开发者、创业公司、甚至大厂来说,选错许可证就像踩进法律的雷区,轻则重构代码,重则陷入诉讼。

今天,我们聚焦宽松型开源许可证(Permissive Licenses),深入解析MIT、Apache 2.0、BSD 3-Clause、ISC、Unlicense这几大代表性协议的核心条款、版本差异、实践注意事项,以及那些让人后悔莫及的“血泪教训”。

一、什么是“宽松型”许可证?

宽松型(Permissive):宽松授权,允许自由使用、修改、分发,允许衍生作品闭源或商业化,通常只需保留原始许可证和版权声明。例如:MIT、Apache 2.0、BSD、ISC等。这类许可证以灵活性和低合规风险著称,广泛应用于需要快速传播或商业集成的开源项目。

如果你希望最大化降低法律风险,允许代码自由流通,同时避免“传染性”限制,那么宽松型许可证是最佳选择。

二、当心!宽松≠无脑用——5大许可证暗藏致命差异

MIT、Apache 2.0这些传说中的”宽松型许可证”,就像程序界的万能通行证:

✅允许商用

✅随意魔改

✅闭源发布

但宽松就能”为所欲为”吗?

2023年,国内CEC-IDE事件引爆开发者圈[1]!这款宣称”国内首款多环境支持且有自建插件市场”的IDE工具,因未保留VSCode的MIT声明,遭940+社区声讨后公开道歉并进行整改。这再次警示我们:最宽松的协议也有致命红线!

可见每张”免死金牌”背面都刻着隐秘的江湖规矩…那么五大协议暗藏哪些”生死符”?

1. MIT License:极简主义的陷阱

MIT许可协议:即The MIT License,该许可协议之名源自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又称“X许可协议”(XLicense)或“X11许可协议”(X11License),是相对宽松的软件许可协议。

▌关键词

超级宽松、最流行、商业友好

▌适用场景

个人项目、初创公司、教学demo、非核心模块

▌协议本质

  • 允许自由使用、修改、分发,可闭源商用,商业友好度MAX
  • 只需保留原始版权声明和许可文本
  • 兼容所有主流开源协议
  • 无专利保护!若代码贡献者起诉你专利侵权,MIT不会保护你
  • 无担保声明(”as is”),开发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 连注释里的年份都不能改!

▌使用MIT开源软件的合规建议:

1)附加符合许可证要求的版权声明:

MIT许可示范条款:

  • // Copyright(c)
  • // 此代码依据MIT许可证授权,详情见LICENSE文件

2)出现违反许可证要求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 无版权声明
  • 将版权所有人替换为使用者本人
  • 照搬版权声明示范条款

▌避坑指南

1)MIT许可的代码可以被闭源商用,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代码被某些大厂“拿去封闭”,可能要考虑更严格的协议(如GPL)

2)注释/文档/源码中的声明都是雷区

▌死亡禁区及血泪案例

1)删除/篡改版权声明

案例:

何同学视频商用事件[2],B站千万粉丝博主何同学在商单视频中使用基于MIT协议的开源项目“ASCIIgenerator”,删除源代码中的原作者署名,并声称软件为团队独立开发,误导观众,引发开源社区对创作者合规意识的广泛讨论!

Remark:

MIT协议唯一强制要求是保留版权声明,何同学团队未遵守

2)未附带许可证文本

案例:

CEC-IDE”自主研发”暴雷事件[1],数字广东公司推出的“CEC-IDE”软件基于MIT协议开源的VSCode代码修改,但未在版本中附带原始MIT许可证声明,被开发者社区曝光,遭940+社区声讨后公开道歉。

Remark:

3)未附带许可证文本

案例:

FBI智能合约事件[3]。其代码使用MIT协议的OpenZeppelin库,但未包含原始许可证归属信息,代码被标记为“未经许可”,引发对政府机构使用开源代码合规性的关注。

4)忽视专利风险

案例:

2017年Facebook在React的MIT协议中,新增专利反制条款(可单方面终止授权)、且未在npm包中显著提示条款变更,与Apache等基金会协议产生冲突,造成开源生态爆发“十级地震”,React最终被迫回归纯MIT协议[4]。

Remark:

MIT License

附加条款:若起诉Facebook专利侵权,自动终止React使用权

2. Apache License 2.0:大厂最爱的心机条款

Apache License 2.0(ALv2)是Apache软件基金会推出的开源协议,以专利博弈和企业级友好著称。看似比MIT宽松,实则暗藏“法律武器库”。

▌关键词

宽松但带专利授权、企业友好

▌版本差异

涉及专利的企业级项目、大型开源社区、需要防御专利诉讼的商业代码

▌企业级合规建议

1)NOTICE文件的重要性

  • 记录每个贡献者的版权声明(作者、年份、版权归属等)
  • 涉及的专利号及授权范围(如果有)
  • 第三方代码依赖清单(明确列出所使用的其他开源组件及其许可证信息)

2)专利防御三原则

  • 贡献代码=自动授权专利(小心被大厂白嫖!):根据Apache License v2的专利条款,贡献代码意味着自动授予项目和其他使用者专利许可。企业需谨慎评估潜在的专利风险
  • 起诉他人专利侵权=自毁ALv2护盾:如果使用者起诉Apache项目或其他使用者的专利侵权,可能会失去对Apache项目的专利许可
  • 禁用“附加限制条款”(与GPLv3不兼容):Apache License v2明确禁止附加任何限制条款,这与GPLv3的“附加限制条款”功能不兼容

3)衍生作品标注版权归属示例

This product includes software developed by the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http://www.apache.org/).

Modifications Copyright (c) 2023 [Your Company]

第一行明确指出软件包含Apache软件基金会开发的代码,并提供Apache官方网站的链接。

第二行声明对原始代码的修改部分的版权归属,确保企业对自身修改的权益得到保护。

▌避坑指南

如果你担心专利诉讼风险,Apache 2.0比MIT更安全,适合企业级应用。但Apache 2.0代码不能直接变成MIT代码(因为MIT没有专利条款),所以如果你希望向MIT生态靠拢,需要额外处理。

慎碰GPL:ALv2与GPLv3不兼容!混用将触发“协议核战”

代码审计红线:结合自动化工具与人工审查,定期检查NOTICE文件和许可证声明,尤其警惕GPL组件混入

▌死亡禁区及血泪案例

1)未明确标注开源组件来源、忽视衍生作品要求

案例:博云(BoCloud)违反ALv2事件[5]。

2020年,博云在推广其微服务产品“BeyondMicroservice”时,宣传视频中展示的APM监控界面与Apache顶级项目SkyWalking的UI布局、指标显示完全一致,但未在宣传材料或产品文档中声明使用了SkyWalking组件。Apache社区发起问责,博云公开道歉。

Remark:

ALv2要求衍生作品必须明确标注原项目信息,即使代码经过修改或仅使用界面设计,仍需在“显著位置”声明来源(如产品文档、宣传材料或NOTICE文件)

2)删除或篡改声明文件、混淆代码原创性

案例:

2022年火山引擎违规使用Apache SkyWalking事件[6]。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的“应用性能监控全链路版”产品基于Apache SkyWalking(Apache 2.0协议)二次开发,但在重新分发时,火山引擎的团队更改了所有软包名称,删除了Apache软件基金会的抬头,并且在重新发行时未保留Apache软件基金会、ApacheSkyWalking的LICENSE和NOTICE文件。

Remark:

基于Apache License Version 2.0的作品或衍生作品进行修改或增补,并应用到商业项目时,前提是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需要给代码的用户一份Apache License;

如果你修改了代码,需要在被修改的文件中说明;

在延伸的代码中(修改和有源代码衍生的代码中)需要带有原来代码中的协议,商标,专利声明和其他原来作者规定需要包含的说明;

如果再发布的产品中包含一个Notice文件,则在Notice文件中需要带有Apache License。你可以在Notice中增加自己的许可,但不可以表现为对Apache License构成更改。

3. BSD 3-Clause:广告条款的深坑

BSD 3-Clause许可证:全称”BSD 3-Clause License”,起源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BerkeleySoftwareDistribution”项目,是宽松开源协议的代表之一。

▌关键词

MIT变体、对商用友好、禁止背书营销、无专利保护

▌适用场景

学术界、企业合作项目

▌协议本质

  • 允许自由使用、修改、分发,可闭源商用,兼容主流协议。(商业友好度与MIT相当,但需遵守额外限制)
  • 必须保留原始版权声明、许可文本和免责声明。(包括源代码、二进制分发和文档中的完整声明)
  • 禁止未经授权的名义背书(不得使用原作者或贡献者名称推广衍生作品(如营销标语、产品名称))
  • 无专利保护!若代码贡献者起诉你专利侵权,BSD不会保护你
  • 免责声明与责任限制。版权持有者和贡献者不对因使用软件引起的任何损害承担责任,要求用户自行承担因使用软件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 连代码中的作者名都不能用!

▌版本差异

  • BSD 2-Clause:仅要求保留版权声明,删除了广告条款,更适合商业化产品
  • BSD 3-Clause:额外禁止用作者名义推广衍生品

▌使用BSD 3-Clause开源软件的合规建议

1)版权声明格式示例:

//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 此代码使用 BSD 3-Clause 许可证授权,详情见LICENSE文件

2)BSD-3-Clause在发生派生项目时,需要注意的情况:

  • 如果是开源项目派生,源代码中必须包含原项目中的BSD协议
  • 如果是闭源项目派生,比如二进制类库或者商业软件,在软件的文档和版权声明中要包含原项目中的BSD协议
  • 不论开源或闭源项目派生,不可以用BSD项目作者、机构或项目产品的名称做市场推广

▌避坑指南

第三条款是雷区!若闭源产品宣传中提及“基于某BSD项目开发”,需确保原作者未禁止此类使用

▌死亡条款

衍生作品的所有宣传材料必须声明”本产品包含XXX开发的软件”

4.ISC License:MIT的克隆体?NO!

ISC许可证:全称”ISC License”,源自Internet Systems Consortium,是MIT许可证的“极简进化版”。仅用5行文本覆盖核心条款。允许用户几乎无限制地使用、修改和分发代码,仅需保留原始版权声明和许可文本。

▌关键词

极简主义、兼容性之王、无存在感但实用

▌适用场景

超简洁、无额外限制的开源项目

▌协议本质

  • 允许自由使用、修改、分发,可闭源商用,商业友好度MAX
  • 必须保留原始版权声明和许可文本
  • 无专利保护
  • 无担保声明(”as is”),开发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使用ISC开源软件的合规建议

1)声明保留的极简操作:

  • 源代码分发:在每个文件头部或独立LICENSE文件中标注:

// Copyright (c)

// 此代码依据ISC许可证授权,详情见LICENSE文件

  • 二进制分发:在软件文档或安装包中注明“包含ISC协议代码,详见legal/licenses”

2)出现违反许可证要求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 未保留版权声明
  • 修改或替换版权声明中的内容(如作者、年份等)
  • 忽视嵌套依赖中的许可声明

3)隐藏优势:

  • Node.js生态默认选择:npm初始化默认生成ISC许可证(而非MIT),因其更适应模块化分发场景。
  • 律师友好型文本:ISC的免责声明明确涵盖“直接、间接、特殊、偶然或结果性损害”,法律边界更清晰。

▌避坑指南

由于去掉了部分条款,ISC可能在某些法律环境下比MIT更脆弱,但在大多数场景下影响不大。

如果你追求极简代码许可文本,ISC是最佳选择,但不要误删许可证文本!

5. Unlicense:极端自由的风险

Unlicense:诞生于2010年,由开源开发者Arto Bendiken起草,旨在通过“放弃所有版权”将软件释放到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是开源协议中最极端的自由派代表。

Unlicense就像把一本书放入公共图书馆并说:”这本书没有版权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复制、修改或出版它,无需任何义务。”

▌关键词

零限制、公共领域、法务雷区

▌适用场景

个人实验性项目、彻底放弃控制权的代码、学术原型、反版权倡导

▌协议本质

  • 彻底放弃所有版权和专利,代码进入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
  • 无专利保护
  • 无担保声明(”as is”),开发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 无传染性。衍生作品可自由选择许可证(包括闭源专有协议)

▌避坑指南

公共领域≠无风险:

某些国家(如德国、日本)法律不承认完全的版权放弃,代码可能仍受默认版权保护

如果你希望最大化自由,但又要确保法律有效性,可以考虑CC0(Creative Commons Zero)代替Unlicense。

三、核心条款对比:开源许可证的底层逻辑

一句话总结:

  • MIT:“极简主义,闭源商用无压力。”
  • Apache 2.0:“专利护盾,企业级项目的安全选择。”
  • BSD 3-Clause:“学术友好,但别用我的名字打广告。”
  • ISC:“MIT的极简进化版,Node.js生态默认选项。”

四、救命checklist!选许可证前灵魂四问

是否涉及专利技术?→选Apache 2.0。

是否要兼容GPL?→优先选MIT/BSD

是否会被集成到闭源产品?→选择MIT、Apache、BSD

最后无论选择哪种许可证,清晰标注版权信息并遵守许可条款,是避免法律纠纷的关键哦!

参考文献

  1. 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830A00U0I00?no-redirect=1&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2.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4_11_20_756148.shtml
  3. https://www.panewslab.com/zh/sqarticledetails/0cw0r3nz.html
  4. https://blog.csdn.net/qq_24520459/article/details/103014713
  5.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22979222
  6. https://www.infoq.cn/article/aZjFqGUeCoC42G6P204s
声明:本文来自信息通信软件供应链安全社区,稿件和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所涉观点不代表东方安全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rhliu@skdlabs.com,我们将及时按原作者或权利人的意愿予以更正。

上一篇:网络攻击严重扰乱运营,南非家禽养殖上市公司预告利润大幅下滑

下一篇:美国再将54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人工智能、超算成重点打击目标